院内全体本科生: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大学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服务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届交通智慧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实践与科技作品竞赛现已启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事介绍
交通智慧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竞赛以“智慧环保引领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助力美丽中国”为主题,聚焦绿色交通理论与技术、智慧环境监测与溯源技术、污染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低碳交通与绿色能源等领域,竞赛鼓励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交通绿色发展,服务国家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考察参赛作品的学术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要求参赛团队完成专业研究报告和科普作品创作。欢迎跨学科团队积极参与,共同探索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
二、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我校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均可报名参赛,每个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不得多于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二)竞赛主题
本次竞赛以“智慧环保引领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助力美丽中国”为主题,聚焦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 绿色交通理论与技术
2. 智慧环境监测与溯源技术
3. 污染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
4. 低碳交通与绿色能源
(三)作品要求
1. 研究报告1份,可以是文字分析报告、数学模型、工程设计方案等。
2. 科普作品1份,形式不限,包括但不限于短视频,海报,手绘作品等,内容需基于研究报告。
(四)作品提交形式
1. 研究报告字数在3000字左右,格式详见附件一,文件格式为PDF。
2. 视频科普作品,时长5分钟以内,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视频格式:MP4,视频分辨率:1280*720、1920*1080;海报、手绘等提供图片格式(JPG,PNG),分辨率不低于600dpi。
三、赛程安排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5月16日。
2.初赛作品提交:2025年5月30日
3.决赛答辩:待后续通知。
四、报名方式
下载并填写附件1《报名表》、附件2《诚信承诺书》、附件3《研究报告格式模板》 ,于5月30日前附上作品相关材料压缩打包,一并发送至邮箱:3130218581@qq.com
五、活动奖励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与创意奖。获奖作品将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将获得相应第二课堂学时。
六、其他说明
1.请参赛队伍组长加入QQ群 648946797;
2.咨询联系:赵老师 028-66368572;周同学QQ 313021858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轨道交通工程污染防治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 Sichu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Pollution Control i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四川省轨道交通智慧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Sichua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for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ail Transit
2025年5月12日